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1篇
  免费   3668篇
  国内免费   5172篇
测绘学   2066篇
大气科学   4030篇
地球物理   3855篇
地质学   8025篇
海洋学   2869篇
天文学   1351篇
综合类   1498篇
自然地理   282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659篇
  2021年   759篇
  2020年   935篇
  2019年   918篇
  2018年   824篇
  2017年   921篇
  2016年   885篇
  2015年   1071篇
  2014年   1092篇
  2013年   1269篇
  2012年   1180篇
  2011年   1150篇
  2010年   963篇
  2009年   1150篇
  2008年   1219篇
  2007年   1433篇
  2006年   1445篇
  2005年   1210篇
  2004年   1017篇
  2003年   872篇
  2002年   788篇
  2001年   616篇
  2000年   704篇
  1999年   667篇
  1998年   508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7篇
  18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质量检查的传统流程需到实地逐一核实,检查周期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摄的检查技术流程,结合研发的野外实地调绘软件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无人机航摄的增减挂钩项目质量检查流程,并基于DOM检查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流程优化了传统外业检查流程,实现地块的全覆盖内业检查和外业的实时取证,确保成果耕地质量指标的准确性,对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给予客观评价。评价体系的应用选取广西几个县增减挂钩为研究对象,探究体系评价的合理性,初步确定该方法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盐城自然保护区1983–2018年的景观格局变化,建立了基于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安全格局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生态安全变化的空间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1983–2018年由于人类活动加剧,研究区内景观格局变化强烈,从以自然景观为主发展到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并存。在整体生态安全方面,目前保护区的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从保护区丹顶鹤的生存状态看,保护区总体上还是适宜丹顶鹤栖息的,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以及政策的调整,丹顶鹤的栖息地呈现破碎化并向核心区和缓冲区等局部区域聚集。我们应从管理、政策制定以及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上增加宣传和投入,并相应减少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强度。  相似文献   
43.
黄土沟谷是黄土地貌中最有活力、最具变化、最富特色的对象单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以及触目惊心的侵蚀状态也让区域内沟谷地貌的形成、发育及演化问题成为研究中焦点及前沿性科学问题。近年来,诸多学者采用地学测年法、特征表达法、监测模拟法力图实现对黄土沟谷发育演化进程中“过去-现代-未来”的科学认知。这些研究在相当程度上丰富了黄土沟谷发育过程的认知。本文梳理了黄土高原沟谷地貌演化相关研究的现状,并从黄土高原地貌演化、黄土沟谷发育、基于DEM的沟谷信息提取与表达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梳理与分析。此外,本文提出“黄土沟道剖面群组”概念与方法,试图从新的视角审视黄土沟谷地貌发育演化过程。沟道剖面在黄土沟谷发育演化进程中传递物质能量和累积地形动力,并通过径流节点的串联实现剖面群的连接与组合,形成独特的剖面“群组”模式;该沟道剖面群组是集黄土沟谷地貌特征与过程于一体的综合信息集成体,其三维空间结构是对黄土沟谷地貌发育演化的高度抽象与映射,并可望进一步丰富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理论与方法体系,为黄土高原黄土地貌成因机理与空间分异格局带来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4.
网络技术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渠道,促进了《古地理学报》办刊模式的转变。通过建立独立网站、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文章获取渠道、多样化的沟通方式、个性化的文章精准推送、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等,逐步形成了适应期刊发展的立体办刊模式。  相似文献   
45.
班公湖-怒江洋的关闭时间直接制约青藏高原早期构造演化的认识。最近,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侧凯蒙蛇绿混杂岩中发现一碱性火山岩,岩性主要是橄榄粗安岩,具粗面结构,斑晶主要是更长石和少量普通辉石,基质主要由更长石、普通辉石和少量填隙的碱性长石组成,有的具辉绿结构。岩石化学成分较一致,Si O2含量介于51.34%~53.91%之间,Ti O2含量为1.02%~1.55%,具有高Al2O3(17.06%~18.46%)和Na2O(4.90%~6.36%)、低K2O(0.05%~0.88%)含量特点,大多数Mg#大于60,最高68.62,里特曼指数(σ)介于3.65~4.47之间,为碱性系列火山岩;富集Sr、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Y、Yb等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Zr、Ti,Nb/U、Zr/Nb、La/Yb等比值稳定,分别为7.45~8.51、15.92~17.26和7.26~8.06;(87Sr/86Sr)i值变化范围较小,介于0.706~0.707之间,(143Nd/144Nd)t值在0.512 368~0.512 548之间,说明源区较为一致,结合Ce/Pb-Si O2图解判断结果,认为凯蒙碱性火山岩具有原始地幔、陆壳和深海沉积物源区混合特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该火山岩年龄为101.8±1.1 Ma,可能形成于洋壳俯冲阶段末期,由大陆边缘陆壳与俯冲洋壳板片断离导致软流圈地幔上涌诱发部分熔融所致,推测班公湖-怒江洋大约在早白垩世晚期关闭。  相似文献   
46.
47.
准确判断重大自然灾害发生趋势对于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基于时间对称性理论,本文构建“可公度降噪—对称性趋势判断—信息结构系稳定性检验”研究模式,判断了淮河流域(HRB)洪涝灾害发生趋势.结果表明:(1)通过可公度降噪处理去除了噪声元素,提高了预测的精确性;(2)运用三元可公度、蝴蝶结构图、信息结构系等方法判断,2019年HRB发生洪涝灾害的信号较强,该年发生洪涝灾害的随机性概率为66.7%,不漏报置信水平为57.1%;(3)通过洪涝灾害与太阳黑子活动的相关性分析可知,HRB在太阳黑子活动谷年附近易发生洪涝灾害,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可公度降噪—对称性趋势判断—信息结构系稳定性检验”研究模式是对现有时间对称性方法的补充和完善,以期为中国灾害预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8.
Abstract

Large debris flows in steep-sloped ravines debouching to the Rimac River, in metropolitan Lima (Peruvian capital), have resulted in considerable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adversely impacting communities in the region. Temporal, spatial and volumetric features of debris flows are difficult to predict, and it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hat achievable management solutions are found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these catastrophic events. The emotional and economic toll of these debris flows on this increasingly densely populated capital city in South America is devastating where communities must live in such inadequate and dangerous conditions.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Japanese technology, Sustainable Actions Basin Orientation (SABO),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a geomorphological modelling to develop an implementation plan. Rayos de Sol stream basin in Chosica, was selected as a pilot to develop the proposal, as it is considered high risk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ncient debris flows and recent flows in 2012, 2015 and 2017. The recurrence of debris flows in this location has resulted in numerous deaths and catastrophic property losses. This study combines geologic and geomorphic mapping and hydraulic and landform evolution numerical modell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ABO Master Plan based 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assessment hazard scenarios, will allow the implementation of feasible mitigation actions. The SABO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in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in areas with steep short slopes, similar to the conditions surrounding the Peruvian capital.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will be presented to the Peruvian Government as part of an action plan to manage debris-flow impact.
  1. KEY POINTS
  2. High-risk mass slope failure is linked to poor urban planning in urban developing regions of Lima the capital of Peru.

  3.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including geotechnical and hydrological analysis,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ocio-economic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implement a SABO Master Plan, and this basin is pilot study basin.

  4. At the present time, a maintenance programme for existing hydraulic structur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and a flood risk management plan developed may propose the relocation of some communities and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49.
北山成矿带东缘的内蒙古呼伦西白地区近年来发现了多处铌稀土矿床(点),矿床(点)产于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上,矿体赋存于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变碎屑岩内,其形态、产状、规模受构造-岩浆活动控制,并与磁异常对应,其中灰石山东北铌稀土矿区Nb2O5品位0.02%~0.56%、平均0.11%,REO品位0.13%~2.63%,平均0.93%,辉森乌拉西铌金矿区Nb2O5品位0.01%~0.1%,与白云鄂博Nb-REE-Fe超大型矿床特征类似,成矿潜力巨大。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铌稀土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初步认为区内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为:二叠系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变碎屑岩地层、构造挤压形成的虚脱空间或韧-脆性转换部位、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放射性异常梯度带-磁异常位置、岩石蚀变(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等)和石英细网脉发育地段。对该地区铌稀土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研究有利于拓展北山地区三稀矿产的找矿思路,也可为此类矿产的找矿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
青海省东北部地区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为研究史前人类适应不同自然环境下的动物资源利用提供了条件.然而,已开展的动物考古研究主要聚焦在青海省东北部的河谷农业区,对于草原地带的研究相对薄弱,其先民对草原环境中的适应策略仍未得到充分讨论.本文选择农牧过渡带的青海湖盆地尖嘴遗址出土动物骨骼为研究对象,运用AMS 14C测年方法、动物种属鉴定和可鉴定标本数(NISP)统计,确认尖嘴遗址(3.2 ka B.P.左右)是一处卡约文化早期的人类活动遗迹,其先民以狩猎活动为主要生业策略,渔猎作为辅助生计,属"初级开发型"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青海省东北部地区已有动物研究资料,探讨了中晚全新世(8.0~2.0 ka B.P.)以来的动物资源获取利用及家畜饲养状态.结果显示:8.0~6.0 ka B.P.,本区先民以纯粹的狩猎经济为主,其猎取对象则为中小型哺乳动物,属"依赖型"生业模式;6.0~4.0 ka B.P.,本区先民获取动物资源方式仍以狩猎为主,并开始出现一定规模的家畜饲养(猪和狗),其生业属低水平的食物生产阶段,获取肉食资源的模式处于"初级开发型"阶段;4.0~2.0 ka B.P.,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驯化于西亚的家畜牲畜牛羊传入至青海省东北部地区,使得该区先民利用动物资源方式呈现多元化,构成了"初级开发型"和"开发型"两种生业模式,牛羊成为家畜饲养的主流.总体来讲,中晚全新世以来青海省东北部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大致经历了由以狩猎-采集方式到家畜饲养方式的历时性转变,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史前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